2009年12月30日晚,第三方施工時意外挖斷中石油公司蘭(州)鄭(州)長(沙)成品油輸油管道渭南支線,導致約200噸柴油流入渭河支流赤水河。中 石油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第一時間組織布放圍油欄、吸油氈。事發后,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做出批示,要求采取周密措施,處置泄漏和污染。
因天氣寒冷,柴油蠟化,吸油氈、吸油拖欄起不到吸附作用,溢出的柴油不斷擴散,情況十分緊急。12月31日21:30,接到中石油應急部門向我公司求助的電話,我方答復有適用于河流的凝油劑,隨后立即組織裝貨運送。
徐述鐸總經理與國家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中石油何總、國務院應急辦等領導在三門峽庫區視察指導工作
中石油要求我方技術人員立即飛往出事地點,我們考慮到時間緊迫,決定連夜駕車趕赴現場。1月1日凌晨,組織20余人赴工廠裝貨,包括圍油欄、吸油拖欄、吸 油氈、內河用凝油劑等。隨后,溢油應急專家和技術人員在內的3部車連夜趕往渭南。在途中,作為溢油應急專家之一的徐述鐸總經理在電話中向現場人員提供了應 急處理的建議方案。1日14:00專家到達出事地點后,現場已經開始用就地取材的吸油材料和圍油欄進行布放。隨后我方人員查看現場,對圍控方案提出建議。 1日20:00貨物到達7個溢油圍控點,我方技術人員在現場指導布放。
赤水鎮到渭河之間70公里左右,共布設了4組圍油欄防線。接近渭河的最后一組防線布設4道吸油拖欄和大量吸油氈。隨后從上游開始投放凝油劑,對溢油進行吸附。凝油劑有效吸附和凝固柴油,防止其進一步擴散。
吸油拖欄和凝油劑組合使用,對攔截溢油起到關鍵作用 我公司設計建造的GM-7自航式收油機在三門峽水庫進行收油作業